输液安全不容忽视讨论输液过程中空气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
输液作为现代医疗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,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。在输液过程中,空气的潜在风险却常常被忽视。本文将从输液能输入空气的问题出发,探讨空气在输液过程中的潜在风险,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。
一、输液过程中空气的潜在风险
1. 脂肪栓塞
脂肪栓塞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。当空气进入血液循环时,可能会携带脂肪滴,导致脂肪栓塞。脂肪栓塞可引起肺部、脑部等器官的损伤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。
2. 血栓形成
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后,可能会与红细胞、血小板等形成血栓。血栓可阻塞血管,导致组织缺血、缺氧,甚至引发心肌梗死、脑梗死等严重疾病。
3. 感染
输液过程中,空气中的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可能进入血液,引起感染。感染可能导致发热、寒战、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。
4. 气胸
当大量空气进入肺部时,可能导致肺泡破裂,形成气胸。气胸可引起呼吸困难、胸痛等症状,严重时需手术治疗。
二、防范措施
1. 严格操作规范
医护人员在进行输液操作时,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确保输液器、注射器等无菌,避免空气进入血液循环。
2. 注意输液速度
在输液过程中,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速度。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血管,增加风险。
3. 加强巡视
医护人员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。如发现患者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输液,并给予相应处理。
4. 使用防空气栓塞的输液器
目前市场上已有防空气栓塞的输液器,可有效降低空气进入血液循环的风险。
5. 培训医护人员
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对输液过程中空气风险的认识,掌握预防和处理方法。
输液过程中的空气风险不容忽视。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并重视这一问题,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空气进入血液循环,确保患者安全。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,共同维护输液安全。
参考文献:
[1] 张丽,李晓梅. 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[J].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,2018,35(12):15-16.
[2] 陈雪,王芳,张晓芳. 输液并发症的护理与防范[J]. 护理研究,2019,33(5):789-790.
[3] 刘艳君,张晓芳. 输液过程中空气栓塞的预防和处理[J]. 护理研究,2017,31(2):311-312.